第九章 1、什么是民间说唱?说唱有哪些类别?(简答题) 答案 民间说唱是以说说唱唱的形式来敷演故事或刻画人物形象的口头文学作品。唱故事、说故事、说笑话三个类别。 2、结合作品,谈谈民间说唱有哪些特点?(论述题) 答案 ( 1 )民间说唱为叙述体的口头文学,具有叙述性强的特点。间说唱属于第三人称叙述体,叙述也叫“说表”、“表叙表唱”,即民间艺人以第三者的身份给观众说故事、唱故事、说笑话,同时要求在叙述故事的过程中辅佐以适度的摹拟性的表演。 ( 2 )民间说唱演唱简便、灵活,具有轻便性。表现在说唱的作品短小精悍,演员少,道具简单,化妆也只是点缀,布景大可不必,它同群众见面,不受任何物质条件的限制,村头路日,街道巷尾,有台无台都可演,鼓板一打就开场,可以随时深人农村城镇演出。 ( 3 )民间说唱的语言朴素易懂,具有通俗性说唱是语言艺术,以口头语言为媒介,通过对言语的艺术处理,包括对口语的语音、语义、语调、节奏和韵律的处理,来唤起听众的想象,因此语言要求口语化,具有感染力,如山东快书《东岳庙》基本上是七字句,为“二、二、三”句型,但也间杂一些长句子,整散结合,句式灵活,非常接近生活中的活语言。 3、与正宗戏曲相比较,民间小戏有哪些特点?(辨析题) 答案 ( 1 )在创作演出上,是草台班底,地摊演出,具有简便性。民间小戏是劳动人民业余创作,“业余自编、闲中扮演”是其特色,它没有正规的演出场所,群众需要观看时,就临时搭设简陋的草台,后面挂块席子即可开演,故称“草台班”。有时选择地势较高的地方,用布帏或草席遮起三面,使观众聚集于台前观看,俗谓“地摊演出”,它长期流传于山村僻壤,乡间地头。而不同于正宗大戏有固定的演出舞台、专职演员、专门的剧本和舞台道具等。 ( 2 )在内容上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劳动民众是民间小戏的真正创作者和观赏者,民间小戏植根于人民生活的沃土中,保持着浓郁的生活气息,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其内容大多反映乡村民众的生活,表现民众对黑暗现实的抗争,对劳动的热爱,对美好爱情的向往等。而不同于大戏主要反映都市生活、帝王将相、才子佳人,或者取材于历史故事、神话传说,与现实有一种“距离感”。 ( 3 )在艺术形式上,民间小戏多用乡音土语,亲切活泼,具有灵活性。小戏的角色一般是“二小”——小旦、小丑,“丑”代表农村中的劳动男子,“旦”代表农村妇女,整出戏由小旦、小丑对唱和表演,所以又称“二人戏”,或“对子戏”。如《夫妻观灯》中的王小六和王妻,两人在正月十五去看灯,一路上说说唱唱,历数各种灯名,描述各种观灯人的不同神态,十分生动风趣,观众看了有亲切感。有的为“三小戏”—人物有小旦、小丑,外加小生,“小生”大多为浪荡公子、流氓地痞、迂腐儒生、地主富人等,在戏中是配角,是小旦、小丑挪揄嘲弄的对象,如二人台《王成卖碗》中的薛称心就属于“小生”这一角色。 4、分析二人台《走西口》的内容艺术特点(论述题) 答案 河曲、保德两县位于晋西北晋、陕蒙三省交界地区,二人台是这一带的地方小戏。传统的二人台剧目约有 200 多个,内容多取材于劳动民众的现实生活,富有明显的地域特色。《走西口》就是特定历史条件下劳动人民血与泪、苦与恨、情与爱的真实写照。“河曲保德州,十年九不收,男人走口外,女人挖野菜”,在漫长的封建社会,由于这里地瘠民贫,加上封建统治阶级的层层盘剥,广大人民不得不背井离乡,到“口外”谋生。“西口”指杀虎口,因位于长城的另一通道口——张家口的西面,故称“西口”,内地人经过山西北部的杀虎口,跨越长城,到察哈尔、绥远等地,即今河套、后山一带去谋生,俗称“走西口”。 二人台《走西口》创作于咸丰五年(公元 1855 年),反映山西遭受大旱灾后,太春和玉莲这对新婚夫妇,为生计所迫,忍痛分离的情景。整出戏没有复杂的故事情节,不是以故事诱人,而是以细节出戏,以真情感人。从唱腔音乐来看,既有明快的欢唱,又有气势磅礴的悲声,还有如泣如诉的对歌,字字血,声声泪,扣人心弦。整出戏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写新婚少妇孙玉莲满怀希望和喜悦的心情,等待着太春借粮归来。第二部分着重写太春没有借回粮食,想远去西口谋生,但又怕玉莲不同意的矛盾心情。夫妻二人一个要走,一个想留,矛盾冲突随之展开。第三部分写玉莲知道留不住太春,不得不帮助丈夫收拾行装,送他上程,临别前对丈夫千叮咛,万嘱咐,通过人物的对唱表达了夫妻二人情深意浓、恋恋不舍的心情:“哥哥你走西口,小妹妹实难留,怀抱着梳头匣,给哥哥梳梳头”。清朝男子留长辫子这是特有的服饰习俗,梳完辫子然后送到大门口,对离家后的衣、食、住、行都作了叮嘱:“吃饭你要吃热”、“喝水要喝长流水”、“走路要走大路”、“住店要住大店”、“坐船要坐船舱”,凡是做妻子应想到的都想到了,一般妻子想不到的她也想到了,一桩桩,一件件关怀备至,体贴人微。临到分别的最后一刻说出了一个纯洁少妇最担忧的事情:“哥哥你西口外行,不要贪花红,恐怕你变了心,忘了妹妹好恩情。”她谆谆告诫丈夫不要沾花惹草,没有感情基础的“朋友”是不牢靠的:“有钱是朋友,无钱下眼瞅,总不如小妹妹,年长日子久。”这使我们想到,《西厢记》里莺莺与张生分别时也说过:“你却休提金榜题名誓不归。此一节君须记:若见了异乡花草,再休似此处栖迟”,其意境,其情感远不及《走西口》深沉。这一部分通过叮嘱的全部内容,描写夫妻难舍难分的全部过程,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纯朴多情、温柔细腻的农村妇女形象。第四部分是一个简单的尾声,太春与玉莲终于分手了,当太春“走出二里半,扭回头来看”时,“了见小妹妹,还在房上站”,这真挚、素淡的粗线条勾勒,可以给观众留下无限的想象空间,为眼前那凄苦动人的场面洒下一掬同情的泪水。难怪二人台《走西口》在华北地区广泛流传,久唱不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