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讲  国际物流

 

  ◆ 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熟悉国际物流的发展背景、特征以及优化国际物流的主要措施,并对国际货物运输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 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 国际物流的产生及其特征
  一、国际物流的发展背景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跨国经营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在世界范围内展开。企业为拓展生存、发展空间而跨出母国地域界线,以国际市场为舞台,从全球战略出发,自觉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经济活动,通过全球资源的合理配置来获取跨国经营效益,实现经济利益最大化。随着企业跨国采购、跨国生产、跨国销售的不断增长,国际物流也呈迅速增长的趋势。
  对于跨国公司而言,为了有效地开展跨国经营,必须更新自己的物流观念,扩展物流设施,调整物流管理战略,以适应跨国采购、跨国生产、跨国销售的需要。当然,跨国公司国际物流网络的集聚效应一旦形成,在相当一段时期内就具有稳定性和不可复制性,有助于跨国公司获得持久的竞争优势。
  二、国际物流的概念及特征
  国际物流是指依据国际惯例,合理利用国际化的物流网络、物流技术和物流设施,实现货物在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的有效流动,以实现资源在世界范围内的合理配置。与国内物流相比,国际物流具有以下突出的特征:第一,环节多,增加了报关、保税货物物流管理、进出口检验检疫等环节;第二,周期长,运输路线长、通信传输延迟、资金融通需要、特殊包装要求、海关清关手续等都是造成国际物流周期长的重要原因;第三,更复杂,不同国家之间的经济及科技发展水平不同、物流标准不一样、物流管制适用的法律规定不同、风俗习惯不同、语言方面的差异都增加了国际物流的复杂性;第四,风险大。
  第二节 国际物流的优化
  一、国际物流优化的主要措施
  基于国际物流的上述特点,有必要采取以下一些相应的措施对其进行优化:第一,统一管理全球物流业务;第二,与少数有实力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第三,运用供应链管理与上下游企业建立战略联盟关系;第四,积极采用标准化的物流技术与设施;第五,建立并完善物流信息系统;第六,合理对国际货物运输开展保险。
  二、国际货物运输
  在国际物流中,国际货物运输是最重要的物流优化环节。当前,海洋运输是我国国际货物运输的主体;铁路主要用于与周边国家之间进出口货物的运输,对香港的贸易以及通过香港的转口贸易,也有很大一部分货物通过铁路运输进行;边境贸易运输、港澳货物运输有相当一部分是靠公路运输独立完成的;国际航空货物运输量增长速度很快,但货运量所占的比例依然很小;国际多式联运在我国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根据运输方式的不同,国际货物运输单据主要有海运提单、铁路运单、航空运单和多式联运单据等种类。海运提单(B/L)简称提单,是由船长、船公司或其代理人签发的,证明已收到特定货物,允诺将货物运至特定的目的地,并交付给收货人的凭证。根据货物是否已装船,提单可以分为已装船提单和备运提单。根据有无批注条款,提单可以分为清洁提单和不清洁提单。根据运输方式的不同,提单可以分为直达提单、转船提单和联运提单。根据能否流通转让,提单可以分为记名提单、不记名提单和指示提单。
  国际货运代理的经营范围很广泛,具体包括揽货、订舱、托运、仓储、包装、集装箱装箱及拆箱、分拨、集运、中转、报关、报检、保险等,也包括就国际货物运输业务开展各种咨询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