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讲  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管理

 

  ◆ 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熟悉电子商务的内涵、分类以及物流与电子商务的关系,对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优化的基本要求、考虑因素及主要途径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 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 电子商务与物流的关系
  一、电子商务的内涵及其发展
  所谓电子商务,是指基于计算机网络平台,按照一定的标准开展的商务活动。电子商务的概念有广义的电子商务和狭义的电子商务之分。广义的电子商务强调的是计算机网络的商业化应用,电子商务的内容不仅包括企业之间基于计算机网络开展的交易活动,也包括企业基于内部网的管理过程。狭义的电子商务仅仅指的是企业之间基于计算机网络开展的交易活动。电子商务的基本运作程序是:第一,信息发布及查询;第二,磋商及交易;第三,发送货物。
  电子商务的发展,始于20世纪60年代电子数据交换(EDI)技术的运用。随着90年代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奠定了深厚的基础。最近10年来,电子商务发展迅速。
  二、电子商务的种类
  电子商务的交易主体包括企业(business)、消费者(consumer)、政府(government)。就其交易主体的不同,电子商务可以分为以下一些主要的类型:第一,B-B型电子商务,即企业之间开展的电子商务,其交易量较大,交易对象相对集中;第二,B-C型电子商务,即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电子商务,其购买者数量众多,且较为分散,每次交易量不大;第三,C-C型电子商务,即消费者之间的电子商务,其买卖双方均数量众多,且较为分散,每次交易量较小;第四,B-G型电子商务,即企业与政府部门之间的电子商务,这种形式的电子商务通常交易量较大,双方之间信誉有较大的保证。
  三、物流:电子商务的基础
  电子商务的有效实施需要信息流、商流、资金流、物流的紧密配合,缺一不可。我们可以用以下公式来形象地表述电子商务的四流合一:电子商务=网上信息传递+网上交易+网上结算+现代物流。尽管计算机网络能够完成信息传递、交易磋商、货款支付等过程,但除了极少数电子文档类的产品可以直接通过网络以电子的方式直接传输给购买者之外,绝大多数商品仍需要通过网络之外的物流环节完成从卖方向买方的实体转移过程。现代物流构成电子商务的基本环节和重要保证。
  第二节 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优化
  一、电子商务对物流的基本要求
  要确保电子商务健康、持续的发展,要求物流活动满足以下一些要求:第一,加快反应时间;第二,降低物流费用;第三,确保物流服务质量。
  二、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优化的考虑因素
  企业一旦开展了电子商务,在组织相应的物流活动时,就需要认真考虑以下因素:第一,电子商务的基本类型;第二,顾客的地理分布;第三,商品的品种;第四,企业的规模与历史。
  三、电子商务物流的优化途径
  为了促进电子商务的健康发展,企业可以从以下一些方面入手,致力于优化物流活动:第一,合理进行配送中心的布局;第二,通过物流外包或共同物流计划降低物流费用;第三,建立适合电子商务要求的物流信息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