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  运输

 

  ◆ 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熟悉铁路运输、公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和管道运输等不同运输方式的特点,掌握运输不合理的表现形式、运输合理化的措施,并对联合运输和集装化有一定的了解。
  ◆ 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 不同的运输方式及其特点
  一、运输的概念及其地位
  运输是指对物质资料或旅客进行较长距离的空间移动。在物流管理中,运输专门针对的是物质资料的运输,包括企业为开展生产所进行的原材料、零部件的调达运输以及产成品从企业仓库向各配送中心的大规模运输。运输主要有以下2个职能:其一,实现物质资料的移动,这是运输的基本职能;其二,对物质资料进行短时存储,即运输工具成为物质资料的短期存储场所。在物流活动中,运输是形成空间效用的主要手段。对运输辅以装卸搬运及配送活动,就能圆满地完成改变物质资料的空间状态的全部任务。在全部的物流费用中,运输费占接近50%的比例。
  通常,有5种基本的运输方式,它们分别是铁路运输、公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和管道运输。这些运输方式各有特点,它们相互协调、相互配合,同时也展开竞争,共同构成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输系统。
  二、铁路运输及其特点
  铁路运输是使用铁路列车运送货物的一种运输方式,主要承担中长距离、大批量的货运。在发达国家,铁路运输成为陆上货物运输的主力军。
  铁路运输的主要优点是:运输能力大;运输速度快;运费适中;运输安全,事故率较低;连续性好,受自然因素影响小。其缺点主要是:初始投资很大;机动性差,装卸搬运费用较高;短途运输成本高。
  三、公路运输及其特点
  公路运输是指主要使用汽车在公路上运送货物的运输方式。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公路里程的增长,公路运输成为最普及的运输方式,既可以自成体系,也可以成为其他运输方式的接运形式。
  公路运输的主要优点是:灵活性好;初始投资较低;可实现门对门的运输;在中短途运输中速度较快;货物包装可以简化,误送的可能性很小;自营车队可控性较强。公路运输的主要缺点是:运输批量小;运费高;不适合远距离运输;能耗多,对环境构成较大的污染;容易发生交通事故。
  四、水路运输及其特点
  水路运输是指使用船舶运送货物的一种运输方式,具体包括海洋运输和内河运输2种不同的类型。海洋运输又有远洋运输、近洋运输、沿海运输之分。水路运输适合对时间要求不太强的大宗、廉价货物的中长距离运输。
  水路运输的主要优点是:运输批量大;运输费用低;投资少。水陆运输的主要缺点是:速度慢;受自然条件的影响较大;灵活性差。
  五、航空运输及其特点
  航空运输是指使用飞机运送货物的运输方式。近几十年来,航空运输的范围不断扩大。航空运输最适宜运输急需物资、鲜活商品、精密仪器和贵重物品。
  航空运输的主要优点是:速度快;不受地形条件的限制。航空运输的主要缺点是:运输费用高;受天气条件的限制大;灵活性差。
  六、管道运输及其特点
  管道运输是货物在管道内借助高压气泵的压力向目的地输送的一种运输方式,主要用于输送气体、液体及粉状固体。
  管道运输的主要优点是:连续运输;不受地理、气候等外界条件限制;运行的变动成本小;节省包装费用,货损小;安全,有利于保护环境。管道运输的主要缺点是:初始投资大;运输货物品种有限;灵活性差,只能单向运输。
  第二节 运输合理化
  一、影响运输费用的因素
  一般而言,以下因素会影响运输费用:
  (一)装载量。在运输工具未达到核定的载重量之前,单位运输费用与装载量成反比,运输工具的规模经济性很明显;
  (二)距离。随着运输距离的增加,每单位距离的运输费用呈现出下降的趋势,距离经济性明显;
  (三)货物密度;
  (四)搬运装卸;
  (五)时限要求;
  (六)风险承担;
  (七)市场因素。
  二、运输不合理的表现
  (一)空驶运输;
  (二)运能利用不充分;
  (三)相向运输;
  (四)迂回运输;
  (五)倒流运输;
  (六)过远运输;
  (七)重复运输;
  (八)运输工具选择不当;
  (九)超限运输。
  三、运输合理化的措施
  (一)合理设计运输网络。包括合理地进行生产工厂及各配送中心的选址,合理规划运输路线等;
  (二)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根据所运货物的特点、时限要求、运输距离、企业的承受力等在铁路、公路、水路、航空等不同的运输方式中作出选择;
  (三)提高运输工具的装载率;
  (四)开展联合运输;
  (五)开展流通加工;
  (六)推进共同运输。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各子公司或分公司之间以及不同的企业之间通过在运输上开展合作,可以提高运输工作效率,降低运输费用;
  (七)充分利用社会化运输力量。
  第三节 联合运输与集装化
  一、联合运输
  联合运输简称联运,是指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运输方式将同一批货物从发运地运往目的地的运输形式。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以及集装化技术在运输中的使用,联合运输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通过整合多种运输方式,联合运输能够提供单一的运输方式所不能提供的服务价格比,为货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二、集装化
  集装化又称组合化或单元化,是指将一定数量的散装或零星成件物质资料组合在一起,以便在运输、搬运装卸、仓储等物流环节中可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技术和业务处理的运输方式。集装箱和托盘是最常见的两种集装化方法。
  集装化可以带来以下一些好处:提高运输工具的装载效率;便于装卸搬运的机械化操作;节省物品的包装费用;防止货物损毁和丢失现象的发生;便于开展联合运输;有利于实现门对门的运输。
  我国最新修订的GB/T1413-1998国家标准确定集装箱应具有如下的特点及技术要求:第一,具有足够的强度,能长期反复使用;第二,适于一种或多种运输方式运送货物,途中无需倒装;第三,设有供快速装卸的装置,便于从一种运输方式转到另一种运输方式;第四,便于箱内货物装满和卸空;第五,内容积等于或大于1立方米。
  托盘是指按照一定规格制成的用于集装货物的平板载货装置。与集装箱相比,托盘自重小,因此,在装卸搬运过程中所消耗的劳动小,返空时所消耗的运力小,但装载量也比集装箱小得多,保护性也比集装箱差,通常不能露天存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