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讲  生产物流

 

第一节 生产物流优化的内容与技术
 

 二、企业资源计划与生产物流优化


  所谓企业资源计划(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ERP),是一种建立在信息技术的基础上,以系统化为指导思想,将企业以及企业所处的供应链的各个方面的资源充分调配和平衡,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竞争优势的先进的管理信息系统。20世纪90年代初期以来,ERP开始崭露头脚,受到越来越多企业的重视。在生产企业中积极采用ERP,对于优化生产物流具有重要的作用。
  对于生产企业而言,ERP的核心功能是物料需求计划(material requirement planning,MRP),而制造资源计划(manufacturing resource planning,MRPⅡ)则构成ERP的主体部分。
  (一)MRP与生产物流优化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得短时间内对大量数据进行复杂运算成为可能。1960年,美国制造和存货控制协会(American Production and Inventory Control Association,APICA)提出了MRP,并开发了MRP软件。MRP的基本做法是:根据主生产计划(master production schedule,MPS)需要生产的最终产品的数量和时间要求以及库存状态,借助物料清单(bill of materials,BOM),模拟未来库存状况和预测未来缺件情况,按照零部件的提前期和批量准则,编制所需零部件、原材料的生产和采购计划,保证主生产计划的实施。所谓主生产计划,即企业最终产品的生产计划,它详细规定生产什么、什么时段应该产出。主生产计划是独立需求计划,根据客户订单和市场预测制订。所谓物料清单,是指为了便于计算机识别,用规范的数据格式来描述的产品零部件组成的文件。MRP的产生,减少了库存和在制品积压,缩短了生产周期,提高了企业的效益。
  MRP经历了时段式MRP和闭环MRP2个发展阶段:
  1.时段式MRP。
  20世纪60年代的MRP属于时段式MRP,它能根据有关数据计算出相关物料需求的准确时间与数量,但它还不够完善,没有考虑到生产企业现有的生产能力和采购的有关条件的约束。因此,计算出来的物料需求有可能因设备和工时的不足而没有能力生产,或者因原材料的不足而无法生产。同时,它也缺乏根据计划实施情况的反馈信息对计划进行调整的功能。
  2.闭环MRP。
  正是为了解决以上问题,MRP在70年代发展为闭环MRP。所谓闭环,是指在编制物料的生产和采购计划以后,对设备、劳动力等能力进行测算,并指出能力的盈缺,指导能力的协调平衡。闭环MRP系统除了物料需求计划外,还将生产能力需求计划、车间作业计划和采购作业计划也全部纳入MRP,形成一个闭路循环的系统。
  在闭环MRP中,把关键工作中心的负荷平衡称为资源需求计划,又称粗能力计划,它的计划对象为独立需求件,主要面向的是主生产计划;将其他工作中心的负荷平衡称为能力需求计划,又称详能力计划,它的计划对象为相关需求件,主要面向的是车间。能力需求计划的运算过程就是把物料需求计划订单换算成能力需求数量,生成能力需求报表。只有在采取了相关措施做到能力与资源均满足负荷需求时,才能开始执行主生产计划。而后,用派工单来控制加工的优先级,用采购单来控制采购的优先级,并通过现场作业控制确保能力需求计划的实现。
  (二)MRPⅡ与生产物流的系统优化
  闭环MRP的出现,使生产管理的各种子系统得到了统一。但在企业管理中,生产管理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它所涉及的主要是物流,而忽视了与物流密切相关的资金流,造成数据的重复录入与存贮,甚至导致数据的不一致性。
  80年代,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人们将采购、库存、生产、销售、财务、工程技术等集成为一个一体化的系统,使企业内部信息得到充分共享,提出了MRPⅡ。MRPⅡ以生产过程为核心,将企业内部的产、供、销、人、财、物各生产经营环节组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对企业内部包括物料、设备、人力、资金、信息在内的所有制造资源进行总体计划和优化管理。
  (三)ERP与生产物流优化
  到了90年代,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企业竞争的空间和范围进一步扩大,80年代主要面向企业内部资源进行管理的思想发展为90年代面向整条供应链进行管理的思想,提出了ERP的概念。与MRPⅡ侧重对企业内部资源进行管理不同,ERP对供应链上所有环节进行有效管理,可以使企业摆脱“大而全”、“小而全”的生产模式,集中力量在最有竞争力的环节开展业务活动,外包成为企业重要的零部件、原材料乃至最终产成品的供应来源。在实施ERP以后,生产物流优化与采购物流优化更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紧密协调,相互配合,以降低整个企业的存货水平。
  在实施ERP以前,MRPⅡ通过计划的及时滚动来控制整个生产过程,一般只能实现事中控制。而ERP则能够支持在线分析处理,强调企业的事前控制能力,使得管理的实时性较强,生产物流及采购物流管理的效率大幅度提升。
  (四)实施ERP的注意事项
  ERP是一项需要较多投入、较长时间、涉及全局的系统工程,要确保其成功实施,必须注意以下事项:第一,需要企业决策层,尤其是一把手的高度支持和直接参与,不少企业ERP导入的失败,就是因为一把手没有直接参与或不够重视,副总经理及实施人员难以调解新旧管理模式转换过程中各部门的利益冲突;第二,需要具备准确和完整的基础数据,确保原始记录、会计凭证、统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建立健全的劳动工时、原材料消耗、资金占用、费用控制等定额标准;第三,需要计算机专业人才与各职能部门的管理人才合理搭配,组成复合型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