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  运输

 

第一节 不同的运输方式及其特点
 

 二、铁路运输及其特点


  铁路运输(rail transportation)是使用铁路列车运送货物的一种运输方式。从1825年第一条铁路在英国诞生起,到19世纪后半期,全球各大洲都大量建设铁路。铁路运输主要承担中长距离、大批量的货运。在缺乏水路运输条件的地区,几乎所有大批量货物的长距离运输都依靠铁路。目前,在发达国家,铁路运输成为陆上货物运输的主力军。
  (一)铁路运输的优点
  1.运输能力大,能承运大宗的货物;
  2.运输速度快,能较好地满足货物运输的时限要求(见表);
  
  3.运费适中,铁路运输的单位费用要低于公路运输和航空运输,但一般高于水路运输;
  4.运输安全,事故率较低;
  5.连续性好,受自然因素影响小。由于列车在固定轨道线路上行驶,可以自成系统,不受其他运输条件的影响,能够按时刻表运行。同时,受天气、季节和昼夜等自然条件的影响很小。
  (二)铁路运输的缺点
  1.铺设铁路的初始投资很大,建设周期长,大多需要国家进行投资;
  2.机动性差,装卸搬运费用较高。由于列车必须在专用铁路线行驶,而且车站之间距离比较远,因此,缺乏机动性,往往需要汽车进行转运,增加了装卸搬运次数,也可能增加货物的损耗;
  3.短途运输成本高,铁路运输的经济里程一般在200公里以上。
  一般而言,铁路适宜散装货物(如煤炭、金属、矿石、粮食等)和罐装货物(如石油、化工产品等)的中长距离运输。铁路列车车箱随用途而异,可以有不同的类型,如油罐车、集装箱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