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在的位置>>>第一讲
5
页码:5
上一页
这是最后一页

第五节 社会调查方法的历史发展

 

  人类社会进入奴隶社会后,随着阶级、国家、战争等一系列新的社会现象的出现,统治者为了实现其对内和对外的社会职能,需要征兵和课税,于是就开始对全国范围内或领地之内的人口、土地、劳动工具等社会基本情况进行调查统计。

  一、 调查在西方

  在古代奴隶制时代,西方比较发达的文明国家,不仅人口、财产、军事等内容的调查已比较普遍 ,统治阶级也初步认识到了进行社会调查的重要意义,设置了一些机构和官吏,建立了调查制度。但社会历史条件决定了古代社会调查的原始性和局限性,表现在调查范围比较狭小,调查内容简单,调查方法原始,没有自觉的、系统的理论作指导思想,因而社会作用十分有限。
  (一) 早期资产阶级的社会调查
  19世纪,社会调查在西方得到进一步发展,调查范围已经涉及到农业、工商业、人口及道德方面。早期资产阶级社会调查的主要实践及代表人物有:
  最早使用直接观察法和访谈法进行实地调查的英国慈善家、社会改良家约翰? 霍华德;
  数理统计学派最早的创始人之一、比利时学者亚道尔夫?凯特勒;
  英国统计学家和社会学家,社区生活调查的创始人查里斯?布思;
  法国著名社会改革家、开创了家计调查先例的勒?普累等。
  早期资产阶级社会调查的特点是:其调查研究的目的是为资产阶级巩固政权和改良某些制度服务;调查研究逐步走向社会化,调查的内容和范围不断扩大;已经有了一整套比较系统的、较为科学的调查方法;逐渐出现了一些专门的调查机构和人员。
  (二)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的社会调查
  马克思、恩格斯十分重视参加社会实践和社会调查研究,他们对人类作出了卓越贡献的《资本论》等所有重要理论著作,无一例外都是以在长期、深入的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得来的大量的现实材料作为论证的依据。马克思、恩格斯走上革命道路从事理论研究,致毕生精力作了大量的社会调查研究,才完成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建。
  列宁从青年时代起就十分重视调查研究,一直不间断地通过社会调查来了解俄国社会的实际。其重要著作、最详尽的调查报告《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是形成列宁主义的一块重要基石。其后的著作《帝国主义论》和十月革命胜利后俄国的新经济政策,都是列宁亲自参加社会调查研究的结晶。
  (三)20世纪早期以美国为中心的社会调查
  19世纪末、20世纪初,社会学的研究中心转移到美国,社会调查的理论、实践也在美国发展起来。美国人查平的《实地调查与社会研究》一书,标志着社会调查研究正式成为一门学科。
  美国社会调查的显著特点是应用性的市场调查和舆论调查比较发达。比较著名的社会调查及报告有《匹兹堡调查》、《春田调查》、、《加州失业调查》等等。其中《匹兹堡调查》是美国第一个系统的社会调查; “芝加哥学派”则开创了美国社会学特别重视实证研究、重视研究社会现实问题这一风气的先河。在市场调查和民意测验方面最有代表性的则是乔治?盖洛普和他的民意测验所。
  概括起来,本世纪以来社会调查的特点是功能多元化、机构专业化、手段科技化、结论准确化,社会调查研究的实践、理论和方法越来越成熟,日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社会作用。

  二、 社会调查在我国

  (一) 我国古代的社会调查
  我国是世界上较早进行社会调查的国家之一。早在4000多年前的大禹治水时代就进行过大规模的人口、土地调查。我国古代统治者出于统治需要进行过若干次有影响的社会调查。

  (二) 20世纪早期我国的社会调查
  20世纪初,一批外籍教授、学者和传教士开始采用近代方法对我国进行社会调查。由我国学者独立进行的社会调查开始于20年代以后,当时出现了从事社会调查的专门机构,对我国学术界的社会调查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使得1926年~1937年间成为旧中国学术界社会调查最活跃、调查成果最丰富的时期。
  (三)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的社会调查
  中国共产党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社会调查的优良传统。毛泽东在早期从事革命活动的过程中,对中国社会各阶层的情况及其相互关系,特别是工人和农民的情况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社会调查,撰写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反对本本主义》等一大批调查报告,对发展马克思主义社会调查的实践和理论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则是毛泽东社会调查理论进一步成熟和发展的时期。毛泽东不仅对社会调查的重要意义、基本态度、指导思想和具体方法等问题在一系列重要著作中作了系统、深刻的阐述,而且把他的社会调查理论应用于整顿党的作风,改进党的领导方法,从而促进了根据地的巩固、建设和发展。
  建国以后,调查研究依然是党的一项重要任务,遗憾的是,毛泽东晚年没有将他的社会调查理论贯彻到底。
  (四)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社会调查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党中央的大力倡导和亲自带领下,社会调查的优良传统在我国得到了迅速的恢复和发扬。进入80年代,社会调查的理论和实践活动空前繁荣,并呈现出以下特点:
  1 社会调查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
  2 调查范围扩展到社会各个领域;
  3 调查机构多元化,调研主体建设得到加强;
  4 调查方法、手段科学化;
  5 社会调查朝着专业化、制度化方向发展,全国规模的多类型、多层次、多渠道的调查网络已基本形成。
  我国目前社会调查存在的问题主要是调查常被滥用,调查环境不佳,调查人员自身知识、素养欠缺,调查业职业道德观念未普及且未被遵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