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中原音韵》的内容和体例
  

  《中原音韵》全书共两卷,收字五千多个。前卷为韵书,后卷为附论,列“正语作词表例”及“作词诸法”。他根据元朝的北曲用韵,把韵部归纳为十九个,并首创“平分阴阳,入派三声”的说法。

  按19韵都有四声,也只有76个韵部,比平水韵的106韵少得多,更比《广韵》的206韵少了许多。同时,他又根据实际情况保留了“侵寻”“监咸”“廉纤”三部闭口韵,即合口的—m韵尾,这又和现代汉语有区别。

  入声韵尾,就是以塞音-p、―t、―k结尾的韵,是一种收音短促无法拉长声的韵尾。中古时期是单独的一个调类,与平、上、去声相对。但是早在唐代末年有些地方的入声韵就已经开始发生变化,例如唐末湖南籍诗人胡曾有一首《戏妻族语不正诗》,其中说道:“呼十却为石,唤针将作真。忽然云雨至,总道是天因。”

  可见十与石、针与真、阴与因在有些地方(胡曾妻子娘家所在的地方)已经合并在一起而无法区分了。

  此外魏建功、夏承焘、唐钺等人也有发表过入声早就开始消失的文章,他们指出入声在北方话中很早就开始发生变化,在宋词中已有反映,因此到了元杂剧时代,这种入声的变化自然地反映到了文学创作上。于是周德清根据这些情况总结出“入派三声”的规律来。

  “平分阴阳”这一结论则是周德清首先发现的。指出《广韵》中上平声、下平声是因为平声字太多而分为两卷,与声调本身无关。而到了元代,由于声母清浊的不同,平声字分化为两类:清声母字读阴平调,浊声母字读阳平调。这都是根据实际语音作出的分类。

  总之,周德清的《中原音韵》有三大贡献:一是韵分19部,二是平分阴阳,三是入派三声。

  《中原音韵》是14世纪根据北曲用韵分析整理归纳而成的一部韵书。它完全摆脱了传统的仿古韵书束缚,全部根据当时的实际语音的韵部编写而成的。这是汉语音韵史上的一次重大革新。从而,周德清的《中原音韵》在中国古代韵书发展史上形成了独立的一派,即与《切韵》系列相对立的北音韵书。后来的《中州音韵》、《词林韵释》、《洪武正韵》、《韵略易通》等等,实际上都属于这一系列的。

  (二)《洪武正韵》

  在《中原音韵》问世52年后,由乐凤韶、宋濓等人编著的《洪武正韵》问世了。它的特点在于改定《礼部韵略》的韵部,如宋濓在序文中说“有独用当并为通用者,如东冬清青之属;亦有一韵当析为二韵者,如虞模麻遮之属。”这显然是因为当时的实际语音与唐宋时所定下的《礼部韵略》不同了。原来能区分的两个韵已经合并了,或者原来属于一个韵的却分化成两个韵了。于是《洪武正韵》对《礼部韵略》加以改进是必要的。但《洪武正韵》与《中原音韵》比起来又有两点不同:

  第一,《中原音韵》平声分为阴阳两个声调,而《洪武正韵》却不分,仍然是一个平声;

  第二,《中原音韵》已经没有了入声,因为周德清认为已经“入派三声”了,然而《洪武正韵》却继续保留入声。

  这两点差异是怎么造成的呢?罗常培先生曾撰文作过解释,他说,14世纪以前,北方有两种并行的读音系统,“一个是代表官话的,一个是代表方言的,也可以说一个是读书音,一个是说话音。前一个系统虽然不见得是完全靠古韵书构拟出来的,可是多少带一点儿因袭的和人为的色彩,它所记载的音固然不是臆造的,却不免凑合南北方言作成‘最小公倍数’的统一官话。”《洪武正韵》和《古今韵会举要》反映的就是这种官话系统。这就同完全反映当时大都话的说话语音的《中原音韵》产生了不小的距离。

  但《洪武正韵》仍然是一部很值得注意的较为重要的韵书,一方面它是《中原音韵》与明清诸韵书之间的过渡桥,在韵书的发展史上有一定的作用。另一方面,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北方官话(或者说当时的读书音)的实际情况,与《古今韵会举要》一样,对汉语官话的形成过程的研究有一定作用。此外对南曲用韵的规范也起了一定的作用。所以戏曲家们对部书还是很感兴趣的。

  此外还有明朝兰茂的《韵略易通》和清李光地等人的《官韵阐微》值得说一说。

  《韵略易通》是明代兰茂所著,也属于北音韵书之一。这本书直接受《中原音韵》影响,声母和韵部系统与《中原音韵》大同小异。这本书的最大特点是用一首“早梅诗”来代表它的声母系统。这首诗是:“东风破早梅,向暖一枝开。冰雪无人见,春从天山来。”用这种方法来排列声母,形象生动,便于记忆,受到后人推崇,以后有不少人效仿。

  这二十个声母,与《中原音韵》声母系统基本相合,与现代北方话也很接近。其主要特点就是全浊声母消失,于是清浊声母合而为一,所以比起以前的韵书来声母少了很多。此外,卷舌音声母“枝春上”也已经形成了。

  《音韵阐微》与《韵略易通》恰好相反,它仍然是《切韵》系列的韵书,不过,比起《切韵》来,它也有它的特点,那就是因为它的作者李光地是清朝人,受满文影响而改变了原来的反切。这部韵书如同《康熙字典》一样,也是受康熙皇帝之命而编著的。康熙认为“国书(按即满文)合声之法出于自然,足以尽括汉文翻切之要妙也。”所以,他指示李光地等用合声法来改良反切。

  所谓“合声法”就是满文拼音法,这个方法用在汉文反切,就是用两个字合起来表示一个字的读音。“缓读则成二字,急读则读一音。”为了便于两字急读成一音,编撰者规定用“支、微、鱼、虞、歌、麻”等韵的字作反切上字,这些韵属于开音节,韵尾没有鼻音,与下字相拼时,中间没有多余成分。例如:

  姑翁——公

  姑威——归

  姑弯——关

  姑汪——光

  基因——巾

  基烟——坚

  基腰——骄

  基优――鸠

  他们还规定,反切下字要求清声母用影母字,浊声母用喻母字。这些字用元音开头,拼读时没有复音声母从中阻隔。例如:

  基烟——坚

  欺烟——牵

  梯烟——天

  卑烟-—边

  奇延——虔

  池延——缠

  弥延——绵

  奇延――钱

  “烟”是清声母影母字,“延”是浊声母喻母字,都是以元音或半元音开头的韵,拼读时不会受到阻隔。经过这样一规定,反切上字没有尾巴,反切下字没有头部,二者急读便可成一个音。这就是合声切字法的优越性。由此可见,合声切字法对反切的改良确实是一大进步,对后世的拼音影响很大。由此,我们不难看出,《音韵阐微》的反切,跟现代汉语的语音已经很相近。所以旧《辞源》和《辞海》,都采用了这本书中的反切注音。

 

思考与练习

(一)略谈《文心雕龙》与《文则》在修辞学上的贡献。

(二)周德清的《中原音韵》的三大贡献是什么?

(三)《音韵阐微》在反切用字上有什么重大改进?意义何在?